语文思维导图第六单元(6张附下载)

author: 脑图123 阅读:34 点赞:0

第六单元思维导图汇总,内容涵盖第一单元、第二单元、第三单元、第四单元、第五单元等10个部分,每张思维导图都非常简单,每张图片均附下载。

第1张,第六单元思维导图可下载

第六单元思维导图-1

在线编辑预览

第2张,第六单元思维导图高清版

第六单元思维导图-2

在线编辑预览

第3张,第六单元思维导图可下载

第六单元思维导图-3

在线编辑预览

第4张,第六单元思维导图可下载

第六单元思维导图-4

在线编辑预览

思维导图知识点说明:

  1. 第一单元:
  2. 第二单元:
  3. 猴王出世 作者吴承恩 选自《西游记》人物特点胆量大、本事高精神品质英勇无畏、机智主人公猴王(孙悟空):在海尔公司推行的“日清工作法”,成功拯救公司的业绩。这种工作法是收到书籍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的启发, 要求公司日事日毕,日清日高,事事人人管,人人都管事, 形成目标、日清与激励的良性循环体制。得出结论,职场人要主动学习对自己工有实际用处的知识。
  4. 草船借箭 作者罗贯中 选自《三国演义》人物品质神机妙算、才智过人经过以雾为障草船借箭顺水而归主人公诸葛亮、鲁肃:RIA=阅读拆页(书籍)+讲解引导(师者)+拆为己用(学者)
  5. 红楼春趣 作者曹雪芹 选自《红楼梦》人物品质贾宝玉出身不凡、聪明灵秀林黛玉才华横溢任情随性主人公贾宝玉、林黛玉:知识同水,而不像钻石,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。
  6. 第三单元:
  7.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1.字谜七则(文字谜、图画谜、故事迷)2.门内添活字(字谜处处可见)3.有趣的谐音(歇后语)4.“琵琶”和“枇杷”(笑话)5.有趣的形声字(左形右声):善于学习的人,擅长在反思和追问时,尽量用“如何”而不用”为什么“。
  8. 我爱你汉字1.汉字字体的演变2.甲骨文的发现3.书法欣赏4语言文字的必要性5.研究报告:作为学习促进者,现场学习最主要是要主动创造信息, 以提问为主,把大部分时间给学习者,让他们在提问后 有时间创造信息和讨论表达。有价值的笔记应该是自己 创造的信息,且具备高度的个人相关性。
  9. 第四单元:
  10.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作者晓年人物形象常人之感、伟人之怀主人公:快速阅读并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总结,整理为I便签, 贴在书籍当页;将这块知识与自己切身的经历相对照,并写成A1便签, 贴在I便签旁边;最后要产出A2便签,也就是自己通过I知识, 想要做的改变,还有未来的规划和行动记录下来,贴在冰箱上, 时刻提醒自己是否做到。
  11. 军神 作者毕必成 人物品质钢铁般的意志与情怀经过求治、术前、术中、术后 描写手侧结合道理“人一定要坚持主人公:比如附会旧知,泛泛而谈,决心泛滥和感慨万千。因此需要实际锻炼,通过调整和磨合,以熟练掌握对便签的使用。
  12. 第五单元: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《小兵张嘎》徐光耀 小嘎子、胖墩儿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:《骆驼祥子》 老舍 祥子 两茎灯草:《儒林外史》 吴敬梓 严监生
  13. 刷子李作者《俗世奇人》选自冯骥才人物特点技艺高超、动作娴熟主人公刷子李、曹:"干货"其实是一种伪学习,失去了其学习本身的韵味。
  14. 第六单元:
  15. 自相矛盾作者韩非子 选自《韩非子.难一》人物楚国人道理说话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言过于实:构建知识体系对自己是有益处的,可以让自己的有更好的成长思维, 积极去面对挑战和新鲜环境;另外就是可以具备批判思维, 谨慎思考,不会随波逐流;最后就是可以收获系统的思维, 能够整理出过往经验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,构建出一套系统、 立体和动态性的思维模型。
  16. 跳水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吴林之人物品质机智勇敢、沉着果断、临危不惧道理遇到问题要果断做出决定主人公船长、孩子、猴子:第一种,从问题出发
  17. 第七单元:
  18. 威尼斯的小艇 作者马克.吐温 译者刘正训过程小艇外形、船夫驾艇、人们坐艇描写方法动.静态描写:在这个质疑主义盛行的时代,作者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来验证“拆书法” 是经得住实践的检验,比如他自己曾经写了一本书关于《拆出你的沟通力》, 就将知识体系划分为4个章节(塔楼),并有不同层次的楼层(进阶级) ,他用拆书法将几十本书中的知识分解出来,将这些知识石砖用于 构造关于沟通力这座知识大厦。
  19. 第八单元:
  20. 杨氏之子 作者刘义庆 选自《世说新华》人物形象风趣幽默、聪明机智经过为设果、空戏扬、杨对孔主人公孙君平、杨氏之子:所谓核心能力,是一组特别的知识体系。每个岗位都需要核心能力, 知识配比不用;核心能力对每个人都很重要,知识有人认识不到
  21. 总结与启示:
  22. 作者徐敏:

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下载地址3

Tags: 导图 思维 下载 语文

  • Comments (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