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张行路难的思维导图合集,内容涵盖背景、诗歌分析、意义与影响等3个知识点,每张思维导图都非常简单,每张图片均附下载。
第1张,行路难的思维导图附打印高清版
第2张,行路难的思维导图可打印
第3张,行路难的思维导图可打印
第4张,行路难的思维导图值得收藏
思维导图知识点说明:
- 背景:
- 1.1 作者与作品介绍:行路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篇叙事诗,是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。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被誉为“诗仙”,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。行路难是他在流浪期间创作的,通过诗歌表达了流浪者的困苦与无奈。
- 1.2 诗歌背景:行路难描绘了诗人在流浪途中的艰辛和无尽的境遇,揭示了唐代社会的黑暗面和贫困潦倒者的悲惨命运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写的独特处理,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。
- 诗歌分析:
- 2.1 内容概述:行路难共有108句,通过描述长时间的流浪旅途,展示了诗人深深的无奈与困扰。诗歌以描绘山川河流和自然景物为主,交替着描述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和情感的反映。
- 2.2 诗歌结构:行路难的诗歌形式为七言律诗,采用七言四句的结构,每句四个字。整首诗共分为十个篇章,每个篇章描述了不同的旅途经历和感受。诗歌的结构清晰,结尾点题,以自然景色的描写来凸显人物的情感。
- 意义与影响:
- 3.1 表现主题:行路难通过描写流浪者的困境,表达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奈,展示了李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诗中传递了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挣扎,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。
- 3.2 艺术成就:行路难在诗歌形式、结构和语言运用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。李白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和形象的表达,使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感彩。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物描写相得益彰,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。
Comments (0)